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大臣们叫皇帝:皇上、陛下、天子、万岁爷,而皇帝经常自称朕,在形容皇帝的时候又说皇帝是九五至尊,这些称呼到底是怎么得来的,为什么成为皇帝的专用称呼呢?...详情
相关新闻
内容来自

皇上简介
编辑皇上释义
编辑(1)[the emperor]∶皇帝
(2) [Your Majesty]∶对皇帝的直接称呼
(3) [His Imperial Majesty;His Majesty]∶对皇帝的间接称呼“皇上” ;明清时代大臣对皇帝的称呼。“皇帝”、“陛下”从秦朝开始,后来才发展出“万岁”“至尊”“官家”等称呼。
皇上东亚
编辑主条目:中国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他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2232年的皇帝制度时期。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别人必须无条件服从其要求。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官家”、“至尊”等。秦朝时,秦始皇试图将国家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但由于统治国家的事务繁多,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不成熟的。在秦朝之后,皇帝的权力和职能逐渐由一个中央政府辅助完成,汉朝时这种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开始三省六部制。因此即使皇帝年幼中央政府也可以照常运作,但同时由于中央政府长官(如宰相、丞相等)的权力可能过重,有可能威胁皇帝的权力,甚至通过政变自己当皇帝,例如王莽篡政。
中国边疆的一些政权汉化以后,也使用皇帝的尊号。比如云南的大理国、西域的于阗国,特别是入主中原的十六国(其中汉赵、后赵、成汉、前燕、后燕、南燕、前秦、后秦、胡夏9个政权称皇帝,后凉、北燕2个政权称天王,前凉、西秦、南凉、北凉、西凉5个半独立政权称王)、北朝、金国、元朝、和清朝。辽国统治区主要在漠北,但也称皇帝。
中国其他的政权
日本
韩国
在中国明代时期朝鲜政权是从属于中国的,国王的废立要由中国表决才有效。1623年(明天启三年),朝鲜擅自废国王珲,明登莱巡抚袁可立严词主张“待中国更立”。李氏朝鲜在1897年后改为大韩帝国,其国王朝鲜高宗李熙也改称“皇帝”,传子纯宗皇帝,至日韩并合取消帝号。
越南
皇上中东北非
编辑最初有超越普通君主意味的称谓,是古埃及的法老,这一词语本是王宫的意思,后来埃及人把这个词语用来指本国的君主,意味和只有简陋城堡蛮族分别,力显本国的财力强盛和建筑上的成就。
相当于皇帝而高于国王的称号,以全球而言首见于波斯居鲁士二世的万王之王,这其实是救世主的称呼,后来变成对波斯帝国君主的尊称。
埃塞俄比亚也有“万王之王(国王们的国王),犹太人的雄狮”,但埃塞俄比亚大部分朝代,因为邻近的国家和部落多不是基督徒,所以一般信仰基督教并以其为国教的该国,较少有封立外国君主的行为,国王变成类似亲王的贵族头衔。
在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哈里发的职位被正式地废止了。
印度
皇上欧洲
编辑汉字中对西方“皇帝”(Emperor,Empress) 一词的翻译来自拉丁语的Imperator或Caesar,意思为罗马军队的最高统治者、元首、皇帝。古代欧洲国家君主通常称为“国王”(King,Queen),只有神圣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因为自称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和延续,所以其君主称为皇帝。
法国
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恢复君主制,因为国王(roi)这个头衔在大革命后的法国已经极不得人心,象征腐朽、专制、蛮横,且法国自革命后自视为罗马共和的再世,所以拿破仑不称国王而称皇帝,亦有自视为由共和之民意建立的罗马帝国精神继承人之意。从这个时候起,“皇帝”这个称号有一种冠冕堂皇的、比国王高一级的味道在里头。
奥匈帝国
1804年,奥地利大公兼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王国国王弗朗茨二世宣布采用“奥地利皇帝”的称号,并于1806年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1867年,奥地利帝国实行二元君主制,改为奥匈帝国,奥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国王(而非匈牙利皇帝,匈牙利王国有自己的议会和政府)。
俄国
1721年,俄国元老院授予沙皇彼得一世以皇帝(Imperator)的头衔,以与其更加强大的君权和更加庞大的国家相对称。俄国元老院直接把古罗马帝国皇帝的拉丁文头衔拿来献给彼得。这也是彼得大帝吸收西方文化的成就之一。在此之前俄国最高统治称者称“沙皇”(Tsar),也就是“恺撒”的意思。
普鲁士
德文“皇帝”是Kaiser,凯撒的意思,而不是Imperator。“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个头衔,德文写成Römischer Kaiser,拉丁文写成Romanorum Imperator。意思都是“罗马人的皇帝”。
到了18世纪以后,欧洲许多国家变为君主专制国,皇帝这个头衔大多作为专制君主的头衔使用。当时欧洲的皇帝只有法国(拿破仑)、奥地利和俄罗斯三个。
英国
英国本土一直是王国。直到维多利亚女王,她因继承莫卧儿王朝皇帝的帝位,加冕为印度女皇。她的头衔是“天佑大不列颠、爱尔兰及海外领地女王,国教保卫者,印度女皇(拉丁文:Dei Gratia Magnae Britanniae, Hiberniae et terrarum transmarinarum quae in ditione sunt Britannica Regina, Fidei Defensor, Indiae Imperatrix;英文:Victoria, by the Grace of God,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Queen, Defender of the Faith. "Empress of India" 是在1876年后加上去的。)”。这是所谓“大英帝国”的来源。
不过确切地说,应该说是有一个共同君主的两个国家,大不列颠王国(及其海外领地)和印度帝国。英国在印度的直接统治者为Viceroy,直译为“副王”,意译为“总督”。而英文皇帝称emperor,女皇称empress。
在维多利亚女王之后,男性的英国君主头衔是“国王大皇帝”,Rex et Imperator。全称则是“Dei Gratia, Magnae Britanniae, Hiberniae et terrarum transmarinarum quae in ditione sunt Britannica Rex, Fidei Defensor, Indiae Imperator”。
皇上其他
编辑自从俄国彼得一世和法国拿破仑开始,使得“皇帝”的尊号成为伟大帝王的头衔和象征之后,一些新兴国家的君主也称自己为皇帝,比如葡萄牙王太子出身的巴西皇帝,自称墨西哥皇帝的奥地利马克西米连大公等等。

- 参考资料
-
- 1. 中国历史上李姓建立政权最多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6-02-13]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