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ān zǐ]  

天子

(汉语词汇)

编辑 锁定
天子(tiān zǐ):臣民对帝王的称谓。天子:顾名思义,天之嫡长子。其命源天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天子的说法就已经开始出现,但还未成为正统的称呼,周王朝和各诸侯国依然沿用着大王,汉代以后天子之称谓始流行。
中文名
天子
外文名
Tian Zi
拼    音
tiān zǐ
注    音
ㄊㄧㄢ ㄗㄧˇ
适用对象
帝王
主要成就
统治天下

目录

  1. 1 释义
  2. 出处
  3. 示例
  4. 探源
  5. 2 全表
  6. 夏朝
  7. 商朝
  8. 西周
  9. 东周
  10. 秦朝
  11. 西楚
  12. 西汉
  1. 新朝
  2. 玄汉
  3. 赤眉汉
  4. 成家
  5. 东汉
  6. 三国
  7. 西晋
  8. 东晋
  9. 桓楚
  10. 十六国
  11. 南朝
  12. 北朝
  13. 隋朝
  1. 许国
  2. 唐朝
  3. 武周
  4. 唐朝
  5. 五代
  6. 十国
  7. 北宋
  8. 南宋
  9. 刘齐
  10. 辽朝
  11. 北辽
  12. 西辽
  13. 西夏
  1. 金朝
  2. 元朝
  3. 明朝
  4. 大顺
  5. 大西
  6. 南明
  7. 清朝
  8. 太平天囯
  9. 中华帝国
  10. 3 相关

天子释义

编辑
天子,是古时臣民对于帝王的称呼。
历代帝王一直鼓吹“君权神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天子出处

《诗经·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
《史记·五帝本纪》:“於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

天子示例

[唐]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然值天子英武,练于情事,絫泽所参,众志如结。”
东周列国志》第一回:“话说周朝,自武王伐纣,即天子位,成康继之,那都是守成令主。又有周公、召公、毕公、史佚等一班贤臣辅政,真个文修武偃,物阜民安。”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天子探源

隋天子 隋天子
天子:顾名思义,天之嫡长子。
其命源天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他们还宣扬自己生下来就有许多瑞徵,还有所谓“天子气”。人们还把他们比作龙,称为“真龙天子”。封建阶级宣扬天子“受命于天”,是上天委任于人间的代理人,受天命约束。
天子即天之元子,天是人格化的自然界,被认为是宇宙最高的主宰,世间万物都是天地孕育的后代,天为父,所以号“皇天”,地为母,所以叫“后土”。因此,凡人皆为天之子。按照宗法制度来说,只有嫡长子才有权力继承父的遗产,因此天子就是天的嫡传子孙。
一般认为,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称为“天子”始于周代。儒经《尚书》中说,天神改变了他对自己的长子、大国商国君主的任命。因此,天子的含义,乃是天的长子或嗣子,即后世所说的太子、今日君主制国家的王储。因此,原则上说,许多人都是天神之子,都有做天子的资格,只要有德行。儒学把《尚书》作为自己的经,也就对《尚书》的说法坚信不移。中国历史上想做皇帝(天子)的人人数众多,儒经为他们提供了理论根据。
“天子之说”随时代变迁与发展而不断进化。
中国历代皇帝
中国历代皇帝(10张)
汉代司马迁作《史记》,说从尧舜开始,夏代商代、周代、秦代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后裔。因此,这些君主都是名副其实的、血统意义上的天神之子,而他们经过世代的积累德行,做了天子,是非常合理的。但是汉代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平民,他的父亲都没有名字,就更加找不到他以前的世系。所以司马迁对于他能够做天子非常不理解,猜想他大概是天派遣的大圣人,不然的话,不会在几年的时间里就取得政权,做了天子。汉代儒者为了找到刘邦的天神血统,经历了近200年的努力。最后,儒者贾逵在《左传》中找到,尧的后代中有一个叫刘累的,曾经做过夏代的臣子。刘邦,就是刘累的后代。这样,刘邦就可以通过尧,上溯到黄帝,被认为是具有天神血统的人。刘邦之后,王莽曹丕做皇帝,也都要把自己的血统上溯到舜,再上溯到黄帝,以证明自己做天子的合理性。
然而封建阶级统治者要证明自己有天神的血统是
西汉孝武皇帝 西汉孝武皇帝
个非常困难的事,之后由于天神观念的变化,黄帝等也不再被承认是天神,而只承认他们是人帝,即使能够找到黄帝的血统也失去了意义,这时候,出来了感生帝说。
感生帝说是汉代儒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后世也造成了重要的影响。感生帝说的要点是,皇帝的祖先,都是感受了天上五帝之一的精气而降生的。精气就是灵魂,也就是说,皇帝的祖先,都是得到了某位天神赋予的灵魂而降生的,所以他是天之子。从南北朝后期开始,国家正式把感生帝列为祭祀对象,至于五帝中哪一位是当朝皇帝的感生帝,则由儒者根据五行理论加以推算。
宋代张载又改进了关于天子的学说。他认为,天地降生了人,因而它是我们大家的父母。但是,皇帝是我们父母的宗子,即嗣子,大臣等都是宗子的管家。所有的人皆为同胞,所有的物皆为朋友。这样,不需要感生帝说,天子也有了合法的地位。几百年后,明朝在改革祭祀制度的时候,取消了五帝祭祀,也不再祭祀感生帝,因为关于天子又有了新的说法。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丙丁之间,天子贤达,士夫无出其(袁可立)右者。”

天子全表

编辑
说明:1.以下加*的,为追谥。2.不列入后世追尊的部落首领“三皇五帝”。

天子夏朝

羿(又称后羿[yì],原为有穷国国君)
寒浞(后羿的家臣)
少康
(杼)
扃(jiǒng)
廑(jǐn)

天子商朝

汤(世称成汤商汤) 子天乙(又名子履)
康丁

天子西周

*周文王姬昌(武则天废唐建周时,被追尊始祖皇帝)
周武王姬发
周成王姬诵
周康王姬钊
周昭王姬瑕
周穆王姬满
周共王姬繄扈
周懿王姬喜
周孝王姬辟方
周夷王姬燮(xiè)
周厉王姬胡
周宣王姬静
周幽王姬宫湦(shēng)
周携王姬余臣

天子东周

周桓王姬林
周庄王姬佗
周惠王姬阆(làng)
周王子姬颓(也称周废王)
周王子姬带(也称周废王)
周顷王姬壬臣
周定王姬瑜
周简王姬夷
周景王姬贵
周悼王姬猛
周敬王姬匄
周王子姬朝(也称周废王)
周贞定王姬介
周哀王姬去疾
周考王姬嵬
周威烈王姬午
周烈王姬囏(jiān)
周显王姬扁
周慎靓王姬定
周赧王姬延
周惠王姬杰(也称周昭文君)

天子秦朝

秦始皇嬴政

天子西楚

天子西汉

汉武帝刘彻
汉孺子刘婴(仅为皇太子,王莽摄政)

天子新朝

天子玄汉

天子赤眉汉

天子成家

天子东汉

天子三国

1.魏
少帝/齐王/邵陵厉公曹芳
2.蜀
3.吴

天子西晋

惠帝司马衷
怀帝司马炽

天子东晋

穆帝司马聃
简文帝司马昱

天子桓楚

*楚宣武帝桓温(桓彝之子)
楚武悼帝桓玄(桓温之子),403-404年在位
楚帝桓谦(桓冲之子),404-405年在位,年号天康
楚帝桓振(桓石虔之子),405年在位,死于该年
楚帝桓石绥(桓豁之子),405年在位,死于该年

天子十六国

*成景帝李特
*(成)秦文王李流
废帝/幽公李期
汉末主李势
正帝石世
仁武帝石鉴
兴武帝石祗
惠帝冉智
*武穆王张轨
昭王张寔
哀王张耀灵
冲王张玄靓
悼王张天锡
*景昭帝吕婆楼
懿武帝吕光
灵帝吕纂
武昭王李暠
后主李歆
末主李恂
文王段业
河西王沮渠安周
*武宣帝慕容廆
文明帝慕容皝
景昭帝慕容俊
幽帝慕容暐
成武帝慕容垂
惠愍帝慕容宝
开封公慕容详
赵王慕容麟
昭武帝慕容盛
昭文帝慕容熙
归帝慕容泓
威帝慕容冲
中帝慕容顗
文帝慕容瑶
代帝慕容忠
末帝慕容永
惠懿帝高云
昭成帝冯弘
献武帝慕容德
末主慕容超
*桓帝刘卫辰
武烈帝赫连勃勃
德武帝赫连昌
平武帝赫连定
惠武帝苻洪
高祖苻健
厉王苻生
世祖苻坚
哀平帝苻丕
太宗苻登
后主苻崇
武昭帝姚苌
文桓帝姚兴
末主姚泓
宣烈王乞伏国仁
武元王乞伏乾归
文昭王乞伏炽磐
厉武王乞伏暮末
平文帝拓跋郁律
20.西蜀
蜀王谯纵

天子南朝

1.宋
*穆帝刘翘
武帝刘裕
少帝刘义符
文帝刘义隆
元帝刘劭
孝武帝刘骏
明帝刘彧
顺帝刘准
2.齐
武帝萧赜
废帝/郁林王萧昭业
废帝/海陵王萧昭文
明帝萧鸾
废帝/东昏侯萧宝卷
和帝萧宝融
3.梁
武帝萧衍
简文帝萧纲
废帝/豫章王萧栋
废帝/武陵萧纪
元帝萧绎
闵帝萧渊明
敬帝萧方智
宣帝萧詧(chá)
明帝萧岿
靖帝萧琮
5.陈
武帝陈霸先
文帝陈蒨
废帝陈伯宗
宣帝陈顼
炀帝/后主陈叔宝

天子北朝

1.北魏
道武帝拓跋珪
明元帝拓跋嗣
太武帝拓跋焘
文成帝拓跋浚
献文帝拓跋弘
宣武帝元恪
孝明帝元诩
殇帝元氏(元姑娘)
幼主元钊
孝庄帝元子攸
废帝/长广王元晔
节闵帝元恭
废帝/安定王元朗
孝武帝元脩(xiū)
孝静帝元善见
文帝元宝炬
废帝元钦
恭帝元廓(又名拓跋廓)
*神武帝高欢
*文襄帝高澄
文宣帝高洋
废帝高殷
孝昭帝高演
武成帝高湛
后主高纬
安德王高延宗
幼主高恒
范阳王高绍义
5.北周
*文帝宇文泰
孝闵帝宇文觉
明帝宇文毓
武帝宇文邕
宣帝宇文赟
静帝宇文阐(本名宇文衍)

天子隋朝

天子许国

太祖高皇帝宇文化及

天子唐朝

天子武周

天子唐朝

(复辟)

天子五代

末帝朱瑱(即朱贞朱友贞)
*太祖李克用
庄宗李存勖
闵帝李从厚
末帝李从珂
高祖石敬瑭
出帝石重贵
4.后汉
高祖刘暠
隐皇帝刘承佑
太祖郭威
世宗柴荣
恭帝柴宗训

天子十国

太祖钱鏐
世宗钱元瓘
成宗钱弘佐
忠逊王钱弘倧
忠懿王钱弘俶
太祖王审知
嗣王王延翰
惠宗王延钧
康宗王昶
景宗王曦
世宗王延政
世宗睿武帝王延政
武信王高季兴
贞懿王高保融
贞安王高保勖
德仁王高继冲
武穆王马殷
衡阳王马希声
文昭王马希范
前废王马希广
恭孝王马希萼
后废王马希崇
太祖杨行密
烈宗杨渥
高祖杨渭
让帝杨溥
忠敬王李茂贞
桀王刘仁恭
燕王刘守光
*义祖徐温
烈祖李昪
元宗李璟
后主李煜
世祖刘旻(原名刘崇)
睿宗刘钧
少主刘继恩
英武帝刘继元
*烈宗刘隐
高祖刘龑
殇帝刘玢
中宗刘晟
后主刘鋹
高祖王建
后主王衍(本名王宗衍)
高祖孟知祥
后主孟昶

天子北宋

天子南宋

天子刘齐

天子辽朝

天子北辽

天子西辽

辽德宗耶律大石
感天后萧塔不烟
辽恭帝屈出律

天子西夏

*太祖李继迁
*太宗李德明
景宗李元昊
毅宗李谅祚
惠宗李秉常
崇宗李乾顺
仁宗李仁孝
桓宗李纯佑
襄宗李安全
神宗李遵顼
献宗李德旺
末帝李睍(xiàn)

天子金朝

天子元朝

(孛儿只斤氏)
元睿宗拖雷(监国)(也可那颜)
元太宗窝阔台(木亦坚汗)
元定宗贵由(贵由汗)
海迷失后(称制)
元宪宗蒙哥(蒙哥汗)
元成宗铁穆耳(完泽笃汗)
元武宗海山(曲律汗)
元文宗图帖睦尔(札牙笃汗)
元明宗和世(là,忽都笃可汗)
元宁宗懿璘质班(宜林奇葆汉)
元昭宗爱猷识理答腊(必里可图)
元益宗脱古思帖木儿(乌萨哈尔可汗)

天子明朝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天顺)

天子大顺

天子大西

天子南明

天子清朝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

天子太平天囯

天王洪秀全
幼天王洪天贵福

天子中华帝国

天子相关

编辑
古代帝王称谓
1、天子
礼记》:“君天下曰天子。”
汉书》:“王者父事天,故爵称天子。”
《春秋繁录》:“尊者取尊号,卑者取卑号。故德侔天地者,皇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
2、皇帝
》:“皇帝清问下民。”
管子》:“明一者皇,察道者帝。”
诗谱》:“德合北辰者皆称皇,感五帝坐星者皆称帝。”
史记秦始皇本纪》:“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百虎通义》:“汉制:天子称皇帝,其嫡嗣称皇太子。”
独断》:“皇帝至尊之称。皇者,煌也。盛德煌煌,无所不照也。帝者,谛也。能行天道,事天审谛,故称皇帝。”
3、皇上
《皇太子宴元圃宣猷堂有令赋诗》:“皇上纂隆,经教宏远。”
4、今上
《史记·秦本纪》:“今上以重法绳之。”
5、皇
尔雅》:“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说文》:“皇,大也,自从。自,始也。始皇这,三皇太君也。”
《风俗通》:“三皇:道德玄泊,有似皇天,故称曰皇。”
6、帝
尔雅》:“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说文》:“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
独断》:“上古天子:庖牲氏、神农氏称皇,尧、舜称帝,夏、商、周称王。”
白虎通义》:“德象天地称帝,仁义所生称王,帝者天号,王者,五行之称。”
7、陛下
《独断》:“陛下者,陛,阶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义也。”“天子自称为朕,臣民称之曰陛下。”
8、殿下:魏晋六朝都称殿下
9、圣上:在《汉书》中一般都称圣上
上述中称天子自称朕,那么我们看看这是由谁那开始的,我们看看史记中的记载,秦始皇已经统一了六国,李斯等大臣商议说:“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其实从秦始皇开始,后世皇帝都自称朕了。但在这之前,其实朕,只是我的意思,大家都可以用,只是到了秦始皇开始,只能天子独用了。
其实皇帝还有很多自称,小子、冲人、孤、寡、不谷。那么我们看看相关的记载都有些什么。
论语》:“予小子履。”
《尚书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尚书说命》:“台小子旧学于甘盘。”
《尚书大诰》:“洪维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历服。”
老子》:“人之所恶,惟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以上所说的天子称谓其实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只是出处或许有所不知而已,但下面要讲讲天子的古称,这其实对我们读古籍是有很大帮助的。
《尔雅》:“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尚书》:“克绥厥猷惟后。”
《易》:“后以施命诰四方。”
白虎通义》:“以揖让受于君,故称后。”
说文》:“后,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厂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
元后
尚书》:“汝终陡元后。”
君王
《诗》:“室家君王。”
后王
《尚书说命》:“树后王君公。”
素王
《史记殷本纪》:“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
大君
》:“大君有命,开国承家。”
社君
七略》:“三载社君。”注明一下,这里指的是幼君
天辟
《前汉五行志》:“天子曰天辟。”
湘山野录》:“李侍读仲容善饮,真宗饮量无敌,饮则召公,一夕,上命巨觥,仲容曰:‘告关家,免巨觥。’”
其余大致还有几十种叫法,比如大官、君天、真主、天公、崖公、太上、大宗、先民、大尊、朝廷、车驾、至尊、元首、九重、万岁、万乘、人主、等。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词条标签:
游戏